庆阳市“一村万树”工程开启美丽乡村建设新征程----访庆阳市林草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金亭
访谈嘉宾 庆阳市林草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金亭
主持人:今年市委办、市政府办印发了《庆阳市“一村万树”工程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我市将利用5年时间,重点在村级公园绿地、道路、荒山地等空间大力栽植绿化美化树种,打造“一村一品、一路一景”的特色乡村。那“一村万树”工程如何实施,建设目标、具体工作是怎样的,最终想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呢?带着这些问题,今天我们邀请到的访谈嘉宾是庆阳市林草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金亭。杨局长,欢迎您。
1.主持人:“一村万树”工程已经启动,大家的劲头也是很足的。那我们首先想知道的是,《庆阳市“一村万树”工程实施方案》,它的出台背景是怎样的?
答: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助推乡村振兴,推动全市造林绿化和生态建设持续深入发展,市委、市政府启动实施“一村万树”工程。
以创建“森林城市、森林乡村”为抓手,按照既要产业兴、又要生态美的要求,从塑造村庄风貌、盘活闲置土地、发动群众参与等角度出发,坚持一个村突出一个特色主打树种,种植适合本地生长的生态树、经济树、风景树,加快乡村绿化美化进程。坚持城乡统筹,突出重点,全域推进,体现特色,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生态保障。
2.主持人:“一村万树”工程在全市计划如何开展?建设目标是什么?目前进展怎么样?
答:全市计划用5年时间,在全市范围内大力实施“一村万树”工程,即充分利用可绿化空间,挖掘绿化潜力,重点对“村级公园绿地、道路、农田林网、荒山地、拆违地、边角地、废弃地、庭院地”等国家政策规定能够绿化的公共空间,大力栽植彩色乡土树种和特色经济树种,着力构建“一村一品、一路一景、一树一业”的乡村绿化美化新格局。
到2025年,全市共建成“一村万树”工程达标村1160个以上(以县为单位,平均每个乡镇每年至少建成2个以上的达标村),占行政村总数的90%以上,并带动全市实现“一村万树”工程全覆盖,实现村村有林、户户见绿、处处显景。
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一村万树”工程村218个,占年度计划任务的88%。
3.主持人:我市南北气候差异大,东西林草植被也是不同的,而且乡村绿化水平和群众绿化观念也有一定的差别,那这些方面在“一村万树”工程实施中是如何考虑的?
答:我们考虑在实现基本建设标准的范围内,根据各地不同的区域类型和特点,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创建特色各异的绿化模式。主要打造4种类型村庄:绿化提升生态型,林果发展产业型,休闲观光旅游型,林苗结合培育型。
一是绿化提升生态型村庄。对造林绿化空间较大的村庄,加强所有公共空间宜绿区域的造林绿化,注重增加绿量、丰富色彩,提升品质,做到绿化全覆盖。每村突出1个特色主打树种,珍贵彩叶树种占比50%以上。二是林果发展产业型村庄。有果产业发展优势或居住相对分散的村庄,要在公共空间绿化布局中突出特色林果发展,以经济树种为主导,打造特色林果村(像苹果、李子、梨、曹杏、黄甘桃、核桃等)。三是休闲观光旅游型村庄。对有旅游资源优势的村庄,突出“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体现地方特色,注重森林观光、林业经济、森林体验等内涵,开展景观绿化建设,打造高水平绿化美化的特色休闲旅游村。四是林苗结合培育型村庄。有苗木产业特色优势的村庄,要在公共空间绿化全覆盖基础上,结合苗木市场需求,建设大规格精品苗木基地,打造特色苗木村(像油松、刺柏、国槐、紫花槐、楸树等)。
4.主持人:杨局长,您刚才也介绍到了4种建设类型,那么通过这样的建设方式,最终想要达到得怎样的一个建设效果呢?具体又该怎么做?
答:通过实施“一村万树”工程,全面改善提升乡村生态环境和农村人居环境,带动促进乡村林果特色产业发展,助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和文化特色旅游,促进当地农民就业增收,实现以生态振兴助推乡村振兴的目的,构建村容村貌园林化、庭院花果化、路渠林荫化、村边森林化的建设效果。
有5个建设任务:一是加快实施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充分发挥国家林业重点项目在“一村万树”工程建设中的带动作用,加大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植被恢复、造林补助、蚂蚁森林项目等造林工程建设任务争取力度。二是持续抓好道路与河湖岸线绿化。加强途经村庄的国、省、县道和村组道路两侧绿化美化,栽植冠形好的大规格观叶观花乔木树种,配套常绿灌木和花草,形成乔、灌、草立体复层绿化带。三是切实抓好资源开发区生态修复和陵园墓地绿化。对村庄周围因采矿、采油、弃土、排砂造成的破坏区域,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为原则的生态补偿机制,依法督促开发企业进行恢复造林或缴纳生态修复经费。四是创新开展义务植树活动。积极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严格落实适龄公民每人每年完成义务植树3-5株的法定要求,动员适龄村民、干部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义务植树。五是不断加强经济林果产业建设。把经济林果产业发展与“一村万树”工程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根据我市区域自然地理特点和经济林果品种优势,在乡村绿化中深入推进林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鼓励引导村民利用非耕地积极发展核桃、苹果、梨、杏等特色经济林产业。
5.主持人:“一村万树”工程作为助力乡村振兴,全面提升乡村美化绿化水平,让全市人民共享生态红利的民生工程,我们在宣传推动、资金筹措等方面是如何进行安排的?
答:在宣传推动方面,各县(区)采取多种形式认真抓好“一村万树”工程建设宣传发动工作,大力宣传推广特色经验和成功典范,探索全民共建共享机制,宣传引导社会各界资本投入造林绿化事业,鼓励企业、合作社及个体开展以森林康养、观光旅游等经营为目的的绿化美化,努力形成全社会支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一村万树”工程的强大合力和良好氛围。
在资金筹措上,加大项目资金申请与整合力度,充分发挥国家和省级林草生态建设工程、乡村振兴及水土保持等方面项目的支撑作用,集中用于推进“一村万树”工程建设。省级财政下达奖补资金650万元,市级列支专项资金1000万元,县级财政配套落实年度建设资金5660万元,通过“以奖代补”形式支持推进“一村万树”工程建设。县(区)级结合实际,创新投资方式,制定“以奖代补、奖补结合和贴息贷款”等政策,引导带动“一村万树”工程建设顺利推进。我们按照重点示范村、市级示范村、其他达标村不同标准进行奖补。
6.主持人:在您看来,“一村万树”工程建成以后,对于庆阳市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会有怎么样的一个作用?
答:通过“一村万树”工程实施,在构建“一村一品、一村一韵”绿化格局的同时,做到村容村貌园林化、庭院花果化、路渠林荫化、村边森林化,实现村村有林、户户见绿、处处显景和“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友好型人居环境建设目标。
主持人:好的,感谢杨局长接受访谈。今年,我市全力推进“一村万树”工程的落地实施,林草部门按照“因地制宜、以人为本、兴林富民”的原则,精心谋划、分类施策,把一个个村庄建设成为美丽的花园,把一条条公路变成绿色屏障,进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同时,我们也非常期待5年后林草部门能为我市生态文明建设递交一份美丽的绿色答卷。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